

绍兴的沈园为南宋越州私家花园,园内亭榭楼台,小桥流水,假山林荫,被誉为“越中名园”。但到过沈园的人,大多未去追溯沈园主人的根底,以及为何要建占地70亩的私家园林却对城中父老乡亲开放的缘由,却是和我一样去探寻一段凄丽温婉的爱情故事、一首唱和了近千年却仍让人唏嘘不已的爱情诗篇吧。

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从小青梅竹马,二十岁结婚。婚后兴趣相投,琴瑟甚和,十分恩爱。夫妇关系太好,常常引得婆婆的不满,陆游礼部考试被黜,于是陆母一怪唐琬没管住丈夫的思想,让其“放任”,二怪她使丈夫“惰于学”,三怪其不吉利(陆父病死),逼儿休妻。陆游不敢违母命,写下了休书,但却在外租了房所,背着母亲与唐琬相会。不久,东窗事发,只得忍痛分离,即又娶王氏为妻,唐琬也遵从父命,改嫁陆游表弟赵士程。
 
约十年后,唐琬随夫来沈园踏春,当她倚在这问梅槛的美人靠上赏花观景时,却发现了独自在沈园徘徊的陆游,尽管“使君有妇,罗敷有夫”,但俩人因是无奈分手,情丝未尽,相顾茫然,在征得丈夫同意后,唐琬命家僮送去了一份酒肴向其致意。陆游体会了她的深情,百感交集,不仅想起俩人相知甚笃的情景,以及别后数年消息的隔绝和人事的变迁,他喝下了这杯苦酒,提起笔在一堵粉墙上题了一首千古绝唱的《钗头凤》。千百年来,情以词传,园以情传,沈园亦成了千古名园。 问梅槛。

《钗头凤.陆游》 红酥手,黄藤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 东风恶,欢情薄,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 错!错!错! 春如旧,人空瘦,泪痕红浥鲛绡透。 桃花落,闲池阁,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 莫!莫!莫! 闲云亭。

这首词触动了唐琬的“一怀愁绪”,回家后也和了一首《钗头凤》,终因郁郁寡欢,不久便去逝。
世情薄,人情恶,雨送黄昏花易落。 晓风干,泪痕残,欲笺心事,独倚斜栏。 难!难!难! 人成各,今非昨,病魂常是秋千索。 角声寒,夜阑珊,怕人询问,咽泪装欢。 瞒!瞒!瞒!

问世间,情为何物,直叫人生死相许?这冷翠亭留住了一个温婉细腻,柔顺美丽女子的爱情幽梦。 冷翠亭。

陆游(1125~1210)南宋诗人,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

孤鹤轩,亦称“孤鹤哀鸣”处,是陆放翁的自喻,他因南宋朝庭昏庸,壮志难以实现,发出孤鹤的哀鸣,“城南亭榭锁闲坊,孤鹤归飞只自伤。”隐喻诗人在人生中痛失伴侣,事业上报国无门,爱民有罪、屡遭贬职的坎坷一生。

与唐琬的婚姻悲剧,成为陆游心底不可平复的创伤,特别是沈园之会与唐琬之死,更加重了诗人的负疚感,虽为陈迹,但他多次忆咏沈园,追思爱人。75岁上重游沈园,并写下《沈园》二首。“伤心桥下春波绿,曾是惊鸿照影来”,回想起唐琬的秀丽恣态与池水相映成影,不觉倍感伤痛,表达了对唐琬始终不渝的怀念。 葫芦池边的宋井亭。

陆游酷爱梅花,踏进沈园,盛开的梅花到处可见,浓郁的馨香扑鼻而来,诗人用梅花不惧严寒、傲雪怒放的高洁品格自明,我们仿佛看见这棵棵梅树下都有诗人的身影,真所谓“一对梅花一放翁”。

六朝井亭,内有古井一口,此亭中间可以望到天空,使井承天露,象征诗人覆水欲收的意愿。

陆游纪念馆内的务观堂。

城南水陌又逢春, 只见梅花不见人。 玉骨久成泉下土, 墨痕犹锁壁间尘。
循着这梅径,踏着烟痕,我们只能皓首长叹,这凄婉的故事不复存于现实应是我辈所幸。在这情人节之际,衷心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!

|